有時候 光只有"打打字"這點 還真不是滋味
放個圖片欣賞 其實文章也不單能形容"活"這個字
這就是本紀行最大的"大自然"涵義!
繼續我們的台39紀行
從北武東橋下來 隨即就是空中軌道上的列車 暫時的歸宿
距離可以再近一點......
12K
一旁正在上體育課的"沙崙國中"學生們
發現了一處奇狀!
台39往南的方向 居然緊貼在鋼柱上?
正面來看 雖然不明顯
其實真正的幕後推手 就在正後方....!
還記得台39上篇結尾怎麼說的?
"答案"就在這裡! "高鐵台南站"
騎了快2個半小時了 體力終於不支
終於在高鐵高架橋下 作個短暫休息
幸虧有道涼風 持續從橋下吹來 否則真的快騎不下去了......
休息 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在橋下吹過風了 喝過水了 再次出發
把剩餘的6公里走完
台39線在此右轉
豎立於安全島上的13K里程樁
南北各並列一柱
位於高鐵站後方的台39 偏偏這段要將這部分改成一面直 一面彎
路段個人認為設計不良
難怪往年台39經常易發生車禍事件
但禍首或許還不是它 只要有走完此省道應該就會感受到
這條路其實剛通車時沒多久 就有駕車鬧事的案例
設計不良的主因也不只有高鐵站後這一段
我想對台39線熟悉的 應也了解其設計究竟"誤"在哪裡
看看照片 即可得知
繞了一大彎後 又來了一個右轉
奇怪? 眼前的那棟工地 到底是?
沒有錯!
這裡就是台鐵沙崙線的終點
"沙崙車站"的工程
站體以高架設計 方便接上高鐵車站
以帶動旅客搭乘高鐵 或搭沙崙線至台南車站 為一方便的必要
只怕大型車輛能不能過台鐵橋下......
14K
飛沙走石的沙崙線工地......
交叉南160
左轉往高雄阿蓮 右轉往中洲 長榮大學 仁德糖廠
15K
終於 歸仁鄉路段已走完了13公里
緊接著就要跨越省道第5座橋 也是第3座高架橋
通過台南縣 接往高雄縣 阿蓮鄉
且這座橋雖然平坦 沒有累人的坡道
但也是省道內最長的!
"二仁溪橋"
遠處即15.5K
光是走完這座橋還不夠刺激呢
所以正當沒車的那一剎那
特意從橋端旁的一條小農路下來
好好欣賞這座橋的秘密景觀!
從橋上下來的小農路 都是以連續下坡加過彎
同時綠蔭交集 微風正巧從綠蔭下壓過 穿梭
有時還會碰見農民們正騎車載運著農物
但是回省道必須爬坡 那急坡真是又苦又累....
話說回來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突然真的有一種綠油油 又懷念的感受~
這張是站在小路路口旁拍攝
由此可見 這座橋多麼的長又長....
遠眺從農路下來的景觀拍攝點
二仁溪 與狹曲的小農道
16K
如果某年夏天能來這邊 再次欣賞二仁溪的風貌
這大自然也會跟著更加有生機!
走完了一公里多的高架橋
不遠就會交叉高12
左轉阿蓮市區 右轉可接台28 往路竹
從高12路上拍攝的台39線 與大崗山景觀
從台39線上遠拍的大崗山
17K
一旁都種了香蕉園
18K
這是路燈? 不會吧?
終點
自18K經過後 完全沒有下一處里程的跡象了
甚至由此可見 起點及終點牌亦完全沒有設立
台39線 以約18.7公里的路程
終於親自完整走破!
左轉台28 往阿蓮市區 田寮 旗山
右轉台28 往路竹 興達港
回過頭來看 空蕩蕩的省道
看來 不會再有往南延伸的機會了
(6/21修改:為因應高雄科學園區聯絡道連結至省道台19甲止 未來台39線將向南延伸至連絡道交叉
接著又因台39起點繼續往北延伸 至台南科學園區暫定的方案 以後省道的全里程或許會是個變數)
從台28路上拍攝 與台39交會點
別忘了可再回過頭來看 台39的設計有什麼大缺陷!
最後來補充特別計畫>>
"回程與台28的沿路紀錄"
快要與國道1號 路竹交流道交叉前
"高7"起點牌
其實拍這張從頭到尾 很多人都在注意我 真的有點給他不好意思......
(OS:呼呼呼~累累累啊! 去商店買個涼的~!)
竹湖陸橋前
竹湖陸橋(民國71年建)
與一旁每桶都裝滿水的公路專用緩衝器
"龍發堂"右轉指標
前方不遠處 為"樹人醫專"學校
(OS:「路拍的專利 "龍發堂"找得到喔~」(開玩笑的 別當真啊!))
剛過東方科技大學後一景
很快就會抵達興達港
不過回程前逆風吹襲 無論再怎麼騎快 體力終究會接近瀕臨狀態
(大哥有練過 小孩子千萬別學~!)
台17甲 海埔
下次應該不會再嘗試這種"要命"的紀錄了
恐怕這次紀錄完 體重馬上瘦下來......
但願有一天 真正擁有了一台摩托車 再跑多遠都沒問題了!
這次的成果 日期由今年的2月12日下午拍攝
最大的兩位功丞 就是一支320萬畫素的SE牌手機"K800i"
以及無時無刻都陪伴著我上下學三年的"鐵馬"
有了這兩樣 才有美好完整的紀行!
說真的 與其他公路路拍好手來相比
我只是一介"喜歡四處遊蕩"的小角色
他們都有自己的數位相機
我只靠著一支對於高檔的相機來說 畫質永遠都是低的手機
並且還沒有專屬的摩托車 就以一台沒有避震的腳踏車相伴
因為 自己真的沒有什麼本錢 為這兩位老朋友升級
相同的 騎摩托車可以不用花大費力氣去流汗 喘氣
騎鐵馬呢? 是的 有時真的不只上述這例子
曾經有個新聞報導 有鐵馬旅行者騎車騎到中暑死亡.......
真的有這麼可怕!
這真是值得我們學習之一!
或許自己的配備真的是好不到哪裡去
但所謂"照片"就是"生命"
只要照片是活的 這一整個大範圍畫面 就是處處生機的大自然~
拍路是好點子 但別忘了也要兼顧身體的負荷和限制
這就是本篇紀行所引申的重要警惕!
希望這篇無可限量的拍路紀行
各位會喜歡!
還有一些幕後"不為人知"的照片
想去偷窺? 請點:台39線相簿
哈哈~!
台39線(完)
- Mar 19 Thu 2009 12:30
綠草茵茵-台39線(下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